高产多抗优质花生新品种中花4号的选育与推广
日期:2012-06-08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点击:
获奖名称: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获奖级别:三等奖 | 获奖时间: |
起止时间: | 分类:农业/农作物品种资源与育种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合浦县农科所 | ||
主要完成人: | 唐桂英、王玉莹、廖伯寿、王智昭、李栋 | ||
| |||
中花4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选育并通过广西(1993)、湖北(1994)和全国(1995)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花生新品种。其选育采用了不同遗传背景的多亲本复合杂交、改良系谱法处理和多点鉴定等技术,实现了多个性状的重组和互补。该品种具有高产、多抗、优质、早熟等优良特性。全国区试平均亩产234.1千克,居首位,比对照平均增产18.6%。具备多种抗逆性,各类试验锈病级数在3.5级以下,对锈病达到中抗以上水平;青枯病抗性率在70%以上,达到中抗水平;耐铝离子临界浓度达到11毫克/千克(一般品种种仪为8毫克/于克),达到高耐铝水平。种仁蛋白含量高,达30.7%,含油量50.8%,荚果和种仁外观符合出口要求。熟性早,春播全生育期120~130天,夏播105~110天。是国内外集丰产、三抗、高蛋白、早熟于一体的首例育成品种,综合性状指标为国际先进。该品种适应我国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种植,1990年以来在桂、赣、湘、豫、川等省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均表现优良,适应性广,推广速度快。据不完全统计,到1997年全国已累计应用1 432万亩,创造经济效益5亿多元,其中1997年种植402.6万亩,年经济效益1.2亿元以上。 |
注: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本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 [02-29]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 [02-29]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分
- [02-29]北京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 [02-29]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都农业该
- [02-29]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竞争力评价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电 话: 010-51503304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
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
电 话: 010-51503304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
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