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中心 >> 种养技术 >>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 >> 特养 >> 正文
蟾酥的采集和加工技术
日期:2021-07-21 作者: 来源:特养网 点击:
 

    蟾酥是由蟾蜍科两栖爬行动物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加工而成,为传统中药材。蟾酥所含甾体物、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解毒、镇痛、开窍、抗肿瘤等多种功能而被广泛应用。

 

蟾酥的采集技术

夏、秋二季特别是6、7月份是采集蟾酥的最佳时期,将捕获或驯养的青、成年蟾蜍洗净泥土,晾干水分,喂给大蒜、辣椒等腥辣食物,或用小木棍轻敲其头部,刺激它多分泌浆液,然后用金属夹或竹夹、牛角刮刀挤压、刮取头部两侧耳根附近大疣粒(耳后腺)和背部的大小疣粒(皮肤腺)得其浆液,盛入非铁的容器中。刮取时手法力度要适度,用力太小则刮取不尽产量低,用力过大则混有血迹或皮肉碎屑而质量差。若混有杂质应及时用不锈钢镊子等剔除。在采集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浆液不能接触铁器,否则氧化铁污染蟾酥并使其变色,影响其药用价值及服用效果;二是刮取浆液时应特别小心,不得让其溅入眼内,否则造成眼睛中毒红肿。如果浆液误入眼内应马上用紫草汁液清洗解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蟾酥的加工技术

先将采得的纯净浆液过100-120目铜筛或尼龙筛去杂,进一步混合均匀,再将滤液按计划倒入备好的模型容器中晾干成团酥或棋子酥,或者均匀涂布于平板玻璃上干燥成片酥。如果环境阴暗潮湿,则应在60℃左右温度下及时烘干,否则发酵变质而报废。

 

 

 

采编:guoq

注: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本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电 话: 010-51503304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
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