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决策中心 >> 新农村建设 >> 综合 >> 综合论坛 >> 正文
期待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日期:2017-10-23 作者:杨旗 来源:京郊日报 点击:
    “明年我们村回迁,大家又可以聚在一起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建设好新航城。”“搬新家后,希望我们社区多组织老年活动,像十九大报告里写的那样,养老,孝老,敬老。”“报告里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开展绿色社区行动,未来我们村的回迁社区就是按照绿色标准来建设的。”昨天一早儿,大兴区榆垡镇北京新机场拆迁指挥部三楼,新机场拆迁村南庄村的广大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新期待。
    “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这句话很贴心,我们回迁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村支书郭雪忠说,前一天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后,他特意将报告摘要内容打印了出来,随身携带,随时学习,厚厚一沓纸上已密密麻麻地做了标注,“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其中提到要开展建设绿色社区,咱们安置房建设就是这标准!”
    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北京新机场落户大兴,目前建设工程及配套回迁安置房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榆垡镇13个村的村民将告别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回迁楼房。南庄村,这个北京最南边的村落,拆迁前一直以传统种养业为主,村民们过的是传统的农耕生活。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郭雪忠亲身经历了新机场确定选址、村民搬迁、回迁周转期,见证了搬迁村民的生活变化和精神变化。前不久,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去回迁安置房工地参观,村民对安置房绿色建筑标准很满意。
    “安置房建设实行绿色建筑二星设计和运营标准,是咱北京首个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的安置房项目,低碳环保。”郭雪忠说,安置房还用原景重现、旧物利用等方式留住乡愁,探寻有标志性的村内老树回种至小区内,回用被拆除房屋的旧砖,搜集遗弃的碾子等农耕器具,并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加以利用,让安置居民在新的居住区中重拾村庄记忆。
    “国家出台一系列好政策,我们村的百姓将搬迁上楼,实现转居,生活在绿色环保的社区里。”郭雪忠说,接下来,村党支部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村民搬入安置房的相关服务和保障。             本报记者 杨旗
注: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本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版权所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电 话: 010-51503304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
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