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提出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之后发布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大力推进农民奔小康,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应该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并不是一个新提法,对此学界已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国际上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北京市自身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本文就围绕上述内容做一定的归纳梳理,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形态
产业融合并非新生事物,可以说在产业演进和产业发展史中,产业融合现象随处可见。而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则最早源于上世纪中后期由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之间的交叉(马健,2002)。通俗来讲,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随着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日益受到关注。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内涵
政策界和学术界都在尝试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做出界定。陈晓华(2015)指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产业化经营组织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休闲服务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跃升、功能的拓展、多主体的共赢,让农民参与二三产业、分享增值收益。姜长云(2015)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郑风田、崔海兴、程郁则(2015)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为基础和依托,借助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方式,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由一产向二产和三产拓展,打造农业产业综合体和联合体,进而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民增收的目的。
从上述不同形式的内涵界定中,可以归纳出如下共同点:(1)产业链条的延伸。主要是指以农业为中心,向产前和产后延伸链条,进而把种子、农药、肥料供应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2)技术的支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模式、缩短供求双方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使农业与二三产业间的边界变得模糊。(3)产业间的关联与渗透。通过开发、拓展和提升,使农业具备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多种功能,进而与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交叉融合。(4)产业发展效益的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并让农民参与二三产业,分享农村产业增值收益。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从实践情况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包含多种形态,而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从所涉及产业的关系来看,可分为横向产业融合和纵向产业融合,前者主要是指产业链的拓宽,即农业具有了其他产业的功能,后者主要是指产业链的延伸,即农业与其他产业联系在一起。从融合主体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内源性融合和外源性融合,前者是指以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或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为基础的融合发展,后者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等非农业生产主体为基础的融合发展;从融合发展的路径划来看,可分为组织内融合和组织间融合,前者是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办加工和销售,或农业企业自建基地一体化经营,在产业组织内部实现融合,后者是指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合作,在产业组织间实现融合。这里主要以横向和纵向产业融合为例做简要介绍。
表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类型 |
名称 |
举例 |
横向产业融合 |
一三产业之间的融合 |
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籽种农业和环保农业等 |
纵向产业融合 |
垂直一体化模式 |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分工合作模式 |
“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
|
空间产业集聚模式 |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
|
循环经济模式 |
“种植业—养殖业—生物质产业—种植业”循环模式 |
1.横向产业融合
目前,农村横向产业融合主要表现为一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即通过开发、拓展和提升农业的多功能性,赋予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和环境价值,使农业的功能拓展至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领域,内涵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从而实现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环保等产业的有机统一。横向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包括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籽种农业和环保农业等,其中,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意农业实现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会展农业实现了农业与商务、教育产业的融合,籽种农业实现了农业与科技服务业的融合,而环保农业则实行了农业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产业的融合。
2.纵向产业融合
纵向产业融合又因产业间关联方式的不同,有着多种实现模式。(1)垂直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属于组织内的产业融合,即通常以大型企业或合作社为主体,其生产经营向上游延伸至农产品生产、生产资料供应乃至技术研发等环节,向下游则扩展至销售服务环节,涵盖了研发、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等各个领域,从而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很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采取了这种模式。(2)分工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属于组织间的产业融合,即以企业、合作社等为主体,通过订单生产、统购统销、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手段,将在空间上分离的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连接,主要形式有“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3)空间产业集聚模式。这种模式属于区域内的产业融合,即受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发展导向等因素影响,一二三产业及相关产业组织在农村特定区域集聚,形成集群化、网络化的发展格局,如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4)循环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属于链条上的产业融合,即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畜牧等子产业之间,以及农业与加工制造业之间,依据生物链的基本原理而建立起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有机关联,并形成相互衔接、循环往复的发展状态。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种植业—养殖业—生物质产业—种植业”模式的循环。
二、国内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做法
一二三产业融合既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举措,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各有侧重的推动措施,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一)日本推动多种经营
1994年,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了“第六产业”概念。由于1、2、3之和以及之积均等于6,因此称为“第六产业”。发展“第六产业”的要义是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发展食品加工业、农资制造业和农产品流通、销售及观光旅游业等,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借此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并让农民更好地获得增值收益。日本政府充分吸收了“第六产业”的发展思想,2008年12月,日本民主党在内阁会议中提出了题为《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的农林水产大纲,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政策大纲中提及“第六产业”一词。2010年 3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的《食品、农业和农村基本计划》,提出要通过发展“六次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打造新的商业模式。
(二)韩国加强产业关联
韩国也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其核心是以农村居民为中心,以农村现存的有形、无形资源为基础,将农产品生产与制作、加工以及流通、销售、文化、体验、观光等结合起来,创出新附加价值。2013年 8月,韩国农林食品部设立了“第六产业相生资金”,规模达到100亿韩元。2016年初,韩国农林食品部又公布了一份题为《通过转向“第六产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出口的相关措施》的报告,致力于加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等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以建立从农业向“第六产业”转变的体系。该体系强调通过培育专业化企业、利用外部资本和技术、促进公司与农业产业之间的互利合作来提升农业产能,进而取得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相关措施可概括为四大项目,即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和个性化、振兴食品加工制造以及食品产业、强化分销效率及扩大出口规模、推广韩国农村旅游。
(三)意大利做大休闲农业
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意大利非常重视现代化新型业态的开发,通过充分挖掘多功能性,使农业不再简单地局限于提供农产品,而是将农产品的商品化生产与其他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联系在一起,休闲农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休闲农业概念的国家,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着力发展本国的休闲农业。截至2014年,意大利全国共有21744家休闲农场,其中,8937家休闲农场提供住宿服务,占总数的41.1%;9785家农场提供餐饮服务,占45.0%;8028家农场既提供住宿又提供餐饮服务,占36.9%;10298家农场除提供餐饮服务外,还开展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活动,占47.4%。
(四)美国发展综合企业
美国农业综合企业是纵向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特征是将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及农用物资的生产、供应等环节置于统一的领导下,以便实现生产和流通的有效地协调。美国农业综合企业主要有由工商企业联合组建的农工综合企业、公司农场和农场主合作社三种类型。可以说,通过农业综合企业的发展,美国将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商品流通、信息服务、金融支持等产业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农工综合企业、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等行业组织为主,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打造了一条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紧密相连的产业链条。
(五)台湾拓展农业功能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受到快速发展的工商业的竞争以及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陷入困境,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农民收入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使农业走出困境,台湾开始推动农业转型,着力发展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三生”农业,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在此过程中,台湾着力推动农业由以产品生产为主,向同时发展农业旅游、农产品运输和休闲农业等转变,有些地方甚至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农业旅游景点等。
三、北京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北京市以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实现了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循环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入推进,加之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需求的逐步改善,京郊休闲农业迎来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1301个农业观光园和8863个乡村旅游接待户,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4043万人次,总收入39.2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21.5%和56.2%。
案例1:北京国际鲜花港的花卉服务业
北京国际鲜花港始建于2007年7月,是顺义区政府设立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也是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先行试点建设的特色园区之一。建园后,依托得天独厚的展区优势和庞大的花卉品种优势,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室内展示和特色花卉、苗木的露地种植,营造了规模化、差异化的展示效果,显著强化了花卉产业的生态休闲功能。在提升四季展示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春季“郁金香文化节”和秋季“菊花文化节”两大特色花展,逐步提高园区的品牌知名度。据统计,2009—2013年间,园区通过举办菊花文化节、郁金香文化节等9次大型花事活动,吸引游客近200万人次,年均实现会展综合收入1000万元,与此同时,带动了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关联产业发展,推动当地服务产业年均收入增加超过4000万元。
(二)会展农业成绩突出
近年来,北京市充分发挥国际交往中心的区位优势,通过举办大型、高端农业会展活动,推进国内外农业合作与交流。据统计,仅2015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13项农事节庆活动,诸如平谷区第十七届国际桃花音乐节、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第九届世界马铃薯大会等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案例2: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多功能会展
北京农业嘉年华是融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盛会,截至2015年已成功举办三届。第三届活动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联合天津、河北两地协同办会,突出京津冀三地农业特色,新增了河北馆和天津馆,举办了天津、河北主题日活动,设置了“三馆两园一带”6大功能板块及“蔬情画意”、“金玉粮缘”等9大主题创意展区。各场馆开展加工制作活动100多项,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使得农业产业链“接二连三”的趋势日益显现。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118.8万人,比2014年第二届农业嘉年华增长20.7%,实现收入4345.7万元,同比增长73.1%。
(三)循环农业初见成效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北京市加大管控力度,推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着力发展循环农业。2014年,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7%,全市年产畜禽粪便700万吨,其中,肥料化利用率达到70%,平均回田率达到85%。据估计,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为全市减少了150万吨二氧化碳和2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
案例3:北京德青源公司的循环农业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最大的蛋鸡养殖企业和全国蛋鸡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注重生态化养殖,探索形成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业—有机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为处理蛋鸡养殖产生的大量鸡粪和污水,德青源公司投资建设了4座沼气发酵罐和1座沼液储存罐。依靠这些设备,实现了废弃物再利用,每年生产沼气700多万立方米。从2009年开始,公司利用其自建沼气发电厂设施,每年向华北电网供应绿色电力1400万度。此外,德青源公司还对沼气进行提纯,生产天然气,供应附近农村居民使用。一天产气9000立方米,可满足1.8万户农户炊事用气。德青源公司充分利用发电废弃物沼泥、沼液、沼渣,平均每年生产固态有机复合肥6600吨,可满足5万亩耕地生产用肥,这些肥料大部分用于附近地区有机果品和玉米生产。
(四)产业化经营已成规模
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4家,其中,市级101家、国家级38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1105.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595.2亿元,净利润80.5亿元,出口创汇18.3亿美元。此外,全市共有产加销一体化合作社4969家,占合作社总数的87.7%。
案例4:首农集团的全产业链经营
首农集团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于2009年4月由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大发畜产公司重组而成。组建后的首农集团资产总额达300亿元,员工4万人,拥有国有全资及控股企业64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31家,境外公司3家,其中,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首都农业集团在畜禽良种繁育、养殖、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物产物流等方面具有行业明显优势,已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拥有5家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三元”、“八喜”、“峪口禽业”、“太子奶”、“丘比”5个中国驰名商标,“三元”、“华都”、“双大”3个“中国名牌”及一批著名商标,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启示及建议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借鉴国内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做法,结合北京市的发展基础,得到启示并提出建议如下:
(一)强化政府部门的联动效应
农业管理体制中条款分割,产加销、贸工农相互脱节现象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在农业产业融合过程中,更是涉及科技、农业、工业、旅游业、流通服务业等多部门,政策措施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依靠组织网联、结盟和合作,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和跨空间的组织协同,力求打破部门分割局面,在不同地域政府间、政府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和政策联动共享,促使形成巨大的工作合力,有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夯实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
对于范围广阔的农村地区,要实现较好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效果,需要强化道路、通讯、电力、供气、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投资主体参与现代产业融合提供良好条件。其中,应重点加快信息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信息服务业和流通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继续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强化精准农业、智慧农业、3S等信息系统的应用,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新途径和办法。另一方面,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完善流通环节食品检疫检测体系,拓展现代流通体系的覆盖范围。
(三)引导现代要素向农村流动
要素聚集是一二三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对于要素聚集度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则需要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吸引现代要素流入。因此,可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建立农村产业发展负面清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健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对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的研发、信息、金融、流通等服务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财税优惠。对服务产业融合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动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获得定向降低准备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上市扶持力度。对新设立的农村企业在注册资本、工商登记等方面降低门槛,对在农村开展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安排专门的产业融合用地,并在土地出让金或租金方面给予补贴。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农村产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
(四)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复杂性强,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贯穿其中,对经营主体的要求相对较高。而以普通农户为代表的传统经营主体,如果不能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型,往往难以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常更需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此外,一些本土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到资源、能力、理念和营销渠道的限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往往非常缓慢,在提升农业价值链、增加农业附加值方面的效果也不太理想。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并引进外部植入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本土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从上述做法和经验看,要充分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投入,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很难负担起如此高昂的成本。从另一个角度看,较小的经营规模也无法为产业融合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创造条件。《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所以,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既是对中央要求的落实,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2]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12):6-9.
[3]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18-22.
[4]郑风田,崔海兴,程郁.产业融合需突破传统方式[N].农民日报,2015-09-12.
[5]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 2015(7):26-29.
[6]陈丽娜.国外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例[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35-36.
[7]农村工作通讯记者.融合层次简析农村工作通讯[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35.
- [02-29]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 [02-29]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分
- [02-29]北京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 [02-29]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都农业该
- [02-29]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竞争力评价
电 话: 010-51503304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
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